医院机构装修设计
服务热线:13101251693

下级栏目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新闻
医院住院部防火设计浅谈
发布时间:2016-12-29

 安全是医疗建筑品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建筑设计角度考虑患者的安全问题,如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使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得到保证是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设计者研究的问题。尽管我国现行规范及有关规定对此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在目前医疗建筑高速发展建设的今天,这些规定的针对性、防御技术还不完善,对该类建筑的认识、对使用者特殊性的认识程度和设计水平还都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一些已建成的医疗建筑的安全措施远没有达到对这类特殊人群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所能提供的必要保证。

 

现今,医疗建筑高速发展是建国以来空前的时期。同时,我国经济的迅猛飞跃,使得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对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就医问题报以高度的重视,力求向人民提供一个透明的、高效服务的医疗体系。因此地方官员对该类建筑的建设更为关注。

在急于建设,突显地方政绩而经济投资不足的前提下,对安全措施的重视并没有放在重要位置上。出现诸多如选地不合理,用地过小等问题。强调住院或门诊楼的高度以视为该地区标志性(医院应为标示性建筑)。用于规范对该类建筑的针对性条款不全面,各地执法水平的不一致等诸多因素,给设计带来了很多困惑。一些以垂直交通模式为主的一层一个护理单元的高层住院楼拔地而起,给安全疏散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大困难。下面以辽源市中心医院火灾为例,浅谈一下如何解决住院楼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问题的体会。

200512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由于电工工作操作不当,造成特大火灾。据事后有关报道披露:当时该医院共有住院患者235名,此次火灾造成40名患者死亡,182名患者受伤,11名医护人员受伤。事后分析,造成此次火灾如此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医院始建于1947年,通过几次改扩建及装修后,主要承载构件及室内装修所采用的材料均已不能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但是从事故所造成伤亡人数来看,患者的伤亡数要比医护人员多很多,医护人员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没有一人死亡,从而可以看到,在火情发生时因患者自身自救能力差(如重病症、截肢病人等),医护人员在火情发生状态下,自己的生命同样受到威胁,没有足够的条件在短时间内去救助患者,也是造成此次事故伤亡数量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个原因成立的话,是一个值得我们设计人员在住院楼防火设计过程中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我们设计的住院楼中,如何在遇到火情而消防人员没有及时到达之前,通过完善消防设施能够让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自身不受到生命威胁的情况下,去帮助那些没有自救能力者或自救能力非常差的患者助救逃生,是一个当前在设计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国目前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规范和多层规范)从疏散角度来看,对医院建筑的楼梯间设置、主要楼梯疏散宽度(尤其对住院部)以及疏散距离和门洞宽度等做了特殊的规定。其它防火设计规定与一般民用建筑规定基本相同。从上述发生火灾所造成的结果分析,医院的使用者,尤其那些没有自救能力的患者角度来看,很显然有些规定对这样的患者紧急疏散是不完善的。我们抛开辽源市中心医院火灾事故一些特殊原因不谈,假设一栋符合规范要求的高层住院楼,其每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的床位数为35床左右,患者均为无自救能力者(这种情况存在,详见附图<>)。

 

一旦有火情发生时,针对重病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    消防人员没有到达之前,患者完全依靠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的助救。如果有约70名患者,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通过楼梯和消防电梯,将患者全部救助逃生的困难大,几乎不能做到。

A 医护人员的数量不足够,一位患者需要在两位甚至两位以上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才能迅速逃生,否则助救时间会过长,对逃生不利。

B 电梯的数量(消防电梯)及其设施水平有限,通过楼梯疏散会导致人员行动缓慢不便(对高层而言),容易造成各楼层的拥挤和堵塞。

C 医护人员本身对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况且身在危险之中,要克服自身的消耗和紧张,这就更加削弱了助救病人的能力。

2、    完全依靠消防人员的助救逃生。

A 发生火灾后患者所处环境非常危险,尤其烟气对患者的危害,所以等待救助的时间有限,会造成患者的恐慌。

B等待过程中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患者心理不能承受的可能性极大,会给助救过程带来困难。因此完全依靠消防人员的助救不是最合适的方法。

3、    在消防人员到达之前,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护送到一个相对安全且拥有完善消防措施的区域内,等待消防人员的助救。这个情况显然对患者及医护人员逃生获救比较有利,也比较符合逃生对象的实际情况。

从上述三个助救过程来分析,显然第三种情况是患者逃生的最佳方式。如何能够在设计中达到第三种方式呢?我们还按照上述假定的建筑平面模式,提出以下几点设计想法:

1、    降低住院楼层,每层不少于两个以上护理单元设置,扩大水平交通方式,便于疏散,助救。

2、    在每个护理单元相互连通的部位,设立交通枢纽,尽量将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

3、    扩大合用前室面积(规范中规定不小于 10m²),达到每床1m²左右。便于在发生火情时,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到扩大前室内,等待消防人员助救(往往护理单元之间连通部位的交通厅均为洁物品入出路区域)。

4、    其次,在满足现行防火规范所规定的消防电梯数量及布置原则的前提下,在该扩大前室内设置不少于两部具有便于人群疏散使用功能的消防电梯,建议该电梯配置能够逐层短时停留功能,以便快速使患者脱离危险地域。

5、    以上几个论点是假定高层住院楼,每层不少于两个护理单元,患者均无自救能力的最不利前提下提出的。由于一些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中患者数量不等,病人情况不同,有一些患者有自救能力,及住院楼为低层或者多层,周边环境有利于灭火,可能不会存在以上假设条件的困难,因此建议在各地区消防部门审批医院消防设计过程中,根据建设规模及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设计的建议和规定措施,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具体使用要求情况来掌握规范规定。即能够达到防火疏散的目的,又比较科学、经济,并充分体现出规范的人性化。

 

本文来源:重庆九翔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整理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cqyyzx.cc/html/672.html
详细咨询:请拨打电话13101251693
服务热线: 13101251693
本站搜索关键词:本站搜索关键词:重庆医院装修 | 重庆医院翻新
渝ICP备15002449号-11
版权所有:九翔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13101251693 地址:重庆市石桥铺雨林商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