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机构装修设计
服务热线:13101251693
1、共享空间不设置具体医疗功能:设置只提供等候、休息功能的共享空间,实现动、静分离。从功能划分上,要将门诊大厅与主交通核心分离,主观上将人流交通的“动”与门诊大厅的“静”分离。如:一层主入口大厅只做人流疏散,不与叫号、挂号、取药等功能共享。
2、设置多通道多入口:设置多个人流通道与入口,缩短就诊时间。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宜采用多通道多出入口,将各功能区域分开,使患者可直接进入各自目标区域而不经过其他区域,以防止人流交差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很多医院的出入口设置会达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管理的便捷,通常会统一出入口。这样对院方是利于管理,但在患者的角度上,会不方便。人流密集之后造成的秩序、噪音等问题严重降低医疗品质。因此我们宜设置多通道多入口。
3、设置联通的室内外空间:设置室内外连接的儿童游乐场、景观园林。可以根据建筑条件让候诊区与室外景观连通,满足患者自然活动的需求。如可步入式园林、儿童游乐设施等,可有效将室内噪声源转移到室外,从根源上减小室内噪音问题。
4、缩短就诊流程与距离:建议缩短就诊距离,及利用智能化系统减少就诊流程。过长的路线与流程,会延长患者到达诊区的时间,以及增加排队等候时间与次数。这样一来会因行走距离过长,影响患者的就诊时间,产生不满情绪;因患者在医院的停留的时间过长,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不必要的噪音。检验各科诊室应临近挂号、药房、检验等功能空间,缩短就诊距离。并利用智能化系统(如自动挂号机,自动取药机,诊室划卡收费等),减少就诊的流程及排队等候时间。
6、提供免费流畅的公共WiFi:提供免费的公共无线网络,使患者在等候时减少交谈。对于患者来说,等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交谈变成了一种普遍的应对等候的方式。据调查显示,机场等提供WiFi的公共场所,人们相互交谈所占等候人群的比例不到30%,而在没有公共WiFi网络的候诊大厅中,相互交谈所占候诊人群的比例超过60%。所以提供免费流畅的公共无线网络解决噪音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7、公共候诊区酌情分区:分类设置不同的候诊区,实现特殊区域的噪音控制。在候诊区内设置封闭或半封闭的“特殊候诊区”,针对高龄患者、对噪音敏感的心脏病患者、腰椎不能就坐的患者提供专属区域,设置沙发或软座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该区域的人流量,达到减小噪音的目的。